人杰地灵“官厅村”

作者: 分类: 在西海岸 发布时间: 2019/7/20 15:39:47 ė2330 浏览数 60条评论

官厅村 (今官厅社区居委会),在唐岛湾北岸,马濠运河西岸中南部,占地120亩。南、北(唐岛湾、胶州湾)两面碧海浩渺,东、西(安陵山、黄山)两面"两峰夹峙",山海互映,环境优雅。居民多为汉族,有张、王、姜、薛等姓氏。

相传,明嘉靖十八年(公元1539年),张姓兄弟三人由灵山卫北街逃荒来到这里,行至唐岛湾时,忽见前方金霞万道,红光满天,原是一只七彩凤凰落于此处,顿时既惊又喜,倒头便拜,凤凰一声长鸣,冲天而起,驾云乘风而去,兄弟三人精神大振,认为这里是凤凰宝地,况且又是官员设厅住过的地方,于是就地取材,建起简易茅屋居住。兄弟三人以种地为业,随潮“下小海”并服务于马濠河运,逐渐繁衍,续嗣三支。因为此地曾有开凿马濠运河的工程督修指挥等官吏设厅驻扎过,兄弟三人便称此地为官厅,官厅村由此得名,沿用至今。

随后,20世纪70年代王风照一家由胶南县灵山卫东门外村迁来,住村东。姜姓由青岛迁来,住村中部。薛、刘等其他诸姓,于20世纪80年代后陆续迁来。

官厅文物古迹颇多。据考证,村东距马濠半里许,为元明两朝督修马濠运河的“官厅”所在地。明嘉靖十六年(公元1537年)四月,马濠修通后,官离厅移,“官厅”不复存在。只有当年的四座石碑直立于此,每座高约1.5米,一座为装饰性的“龙头碑”,另三座为记事碑,记载了建造马濠运河的历史过程和为建造出过力的乡绅姓名等内容。20世纪60年代损失两座,80年代中期损失一座。仅存的一座,碑阳镌刻了《新开胶州马濠之记》,为明朝时进士出身、曾任河南道监察御使等职的即墨人蓝田所撰,碑阴为乡老题名,现字迹隐约可辨,古风犹存。1997年迁移至马濠公园碑亭内,加以保护。

清嘉庆十四年 (公元1809年),村民张大中过八十寿辰时,远在外地做官、状元出身的外甥为他送来“八品寿匾”。为悬挂匾牌,张家修建了一座门楼,高大、雄伟、壮观,实属罕见,门楼前还设有高约1米,宽约80厘米的上马石。寿匾与门楼保存了 160余年,1970年左右被毁。

在村东南部,原有一座土地庙,是人们祈祷、祭祀的场所,“文革”时期被拆除。村的西南部,早年有一方形巨石,称“木鱼石”,村南部也有一巨石,状如狗趴于地,称“石狗”,有人戏称为看门大将军,在为官厅村看守门户。现均被毁。村西部有一座高约3米的古墓,是附近薛辛庄村薛氏祖墓,四周各有一尊石人,高约1米,为和尚状,“文革”时期,古墓被平除。

官厅村先民以种地为业,并随潮“下小海”。直至1945年本地解放前,全村大多数村民仍以务农为主,仅有几户季节性的木瓦匠和一户机匠(织土布)。先民们为了生存,有的打长工,有的打短工,有的当 “佃户”(租地种),常年过着“半年糠菜半年粮”的日子。清道光十三年 (公元1748年),连续三年大旱,颗粒无收,许多村民被迫背井离乡。

由村向南里许便是唐岛湾,湾边的濠南滩,以出产蚶子而远近闻名。昔日清明节前后,人们便到唐岛湾“下小海”,扒蚶子,摸蛤蜊,抓蟹钓鱼。清末民国初期,村民开始制作木帆船,长一二丈,俗称“小打网”。每年清明谷雨前后,人们便驾船在唐岛湾、积米崖、老龙石等附近海域捕捞刀鱼、鲅鱼、黄鱼、墨鱼等海产品。休渔季节,则修船补网或开展短程海上运输。20世纪70年代初期,村里掀起“农业学大寨”高潮,全村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,成为胶南县“农业学大寨”先进单位,也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关注,先后有叙利亚、阿尔及利亚等国代表前来参观访问。

70年代中期,村里按统一规划标准打旧房、建新房,四百多年的“四六尺”草披屋被拆除,“草房变瓦房,小房变大房,街道变宽畅”。1985年,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村东奠基。村“两委”借助区位优势,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。先后建起了橡胶厂、节能设备厂、大理石厂、服装厂、鞋厂、建筑公司、房地产开发公司及餐饮服务等20余家企业,经济效益逐年递增。村民们做工、经商或开展多种经营,生活水平逐步提高。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至1998年,村里的平房全部变成了排排楼房,村民皆办理了“农转非”手续,成为非农业人口。 (余义军 高晓琼许栩 整理)

本文出自 栋力天空,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。

本文永久链接: http://www.dongsky.cn/show_1673.html

0

0条评论

    发表评论

   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    *请输入本文永久链接 show_1673.html 的数字部分

Ɣ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