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窑:百年窑火代代不息绽异彩

作者: 分类: 在西海岸 发布时间: 2019/5/19 15:31:44 ė3560 浏览数 60条评论

大窑,位于青岛西海岸红石崖街道办事处驻地东4公里处,占地2000多亩。其北临胶州湾,与青岛隔海相望,西距胶州湾大桥,南距胶黄铁路,张黄公路从中间通过,水陆交通方便,自然条件得天独厚,距今已有百年历史。

从黑暗中走向新生

1909年,德国商人在青岛大窑沟办起了窑厂,烧制砖瓦,供其自需。后因资源枯竭,便对胶州湾沿岸进行全面勘探。最后,在法家园、管家大村村北、大殷村东强制低价购买土地100多亩以作为厂址,时人谓之“海西大窑”,由青岛“大窑沟”沿袭而来。

1914年,日军侵入青岛,德军撤退。德国商人失去保障,不得已将大窑拍卖给了刘子山。

刘子山,山东莱州人。年轻时在青岛经营“东莱银行”,并在天津、上海、武汉等地设立分行。解放前,国民党政府征收地皮税,刘子山成为第二大纳税户。他收买大窑后,又低价购买大殷村私人土地200亩,将原来的五个小窑洞改为大转窑,建起高45米的大烟囱,称“永吉”窑厂。有卡泥机,手摇压瓦机各一部,瓦棚五座,占地130余亩,有职工200多人。大殷村殷洪海为把头,张明斋为账房先生。当时,工人劳动强度极大,由6人轮流手摇压瓦机,每人操作2小时后,再做杂差。1942年,刘子山三弟将窑厂全部资产卖给了国民党反动官僚王德高。

1920年,资本家魏殿臣、戴玉圣等凑集十余股份,在“永吉”窑厂东三里处办起了“同丰”窑厂。因其生产情况一度不佳,人们取“同丰”的谐音,称其为“穷风”。1945年改称“同和”,有锅炉一台,汽力机一部,压瓦机两部,砖窑一座。有高40米和35米的烟囱各一座,职工200多人,日产红瓦3000页。生产的砖瓦由附近村的船只运往青岛。工人年薪工资40余吊钱,从事重活和技术活的则为60吊,管吃饭,不管医疗。

“永吉”“同和”两窑厂前后维系二三十年的时间,但一直沿袭传统工艺,机械化程度不高,效益低下。如永吉窑厂用4个童工,头顶着瓦坯往返于窑炉和车间,天天如此。童工的腿跑肿了,仍要坚持工作,否则厂方可随意将其解雇。工人的生活极其悲惨,生、老、病、死没有保障,出卖的是牛马力,得到的却是寥寥无几的血汗钱。

1946年,胶济铁路不时被我解放军切断,青岛地区发生煤荒。因煤炭供应不上,两窑厂不得不停厂关闭。大窑厂只留下张明斋等人看守。1947年,周边村庄有人要哄抢大窑,共产党员殷增茂、殷瑞祯、殷瑞伦等带领大殷村民将其保护下来,交与人民政府。人民政府将此厂收归国有。从此,大窑走向了新生。

在发展中脱胎换骨

1951年3月,胶州专署接管“永吉”“同和”窑厂,定性“永吉”为官僚资本、“同和”为民族资本,按政策分别进行没收和赎买。在两窑厂原20多万固定资产和2万元流动资金的基础上,又投资3.5万元,使两窑厂分别于当年5月和11月恢复生产,改称为“红星窑厂”。同年8月,归属胶州专署实业公司,改称胶州专署实业公司益民窑厂一厂,有职工300余人。

1952年,该厂建立健全了党政工团组织,专职党委书记刘兆风,工会主席鞠殿绥,党总支书记为陈宝鼎。1953年,回国的抗美援朝志愿军在胶南某地建设营房,该厂为工程供应砖瓦,为时一年,圆满完成任务。

1955年,大窑改名为“山东胶南红石崖窑厂一厂”,仍属胶州实业公司。同年4月,改属昌潍专区实业公司,并接纳了昌潍专区某窑厂部分人员。同年10月,转属青岛市轻工局,改称“青岛市海西砖瓦厂”。年底,并入藏马县益民窑厂。

为扩大生产,1958年秋,从大殷村平调土地200亩。1960年5月,划归胶南县,称“胶南县红石崖砖瓦厂”。同年10月,在工业调整中,设在红石崖的“胶南县玻璃厂”合并至该厂,为玻璃车间。后又相继改称“胶南县砖瓦玻璃厂”“胶南县砖瓦厂”“胶南县建筑材料厂”。

1965年,该厂大搞技术革新,将烧制工艺由传统的外燃烧制改成内燃烧制,节约土源、能源。其制作技艺高:将炉渣、炉灰、煤矿石等粉碎后,与制砖黏土一起搅拌制坯;坯干后入窑,外烘内燃,既节省了烧制时间,又节约了原材料。每万块砖耗煤量由994.7公斤降低至164.2公斤,且一级率达100%。在烧制方面,机械制坯代替了人工卡坯,机械搅泥取代了人工和泥。

厂附近资源丰富。大殷村、法家园村、管家大村等周边有着深厚的土层,是制砖黏土的主要来源。每年汛期,海北大沽河口、麻湾河口冲积形成大量淤泥。这些淤泥细腻不透水,无沙石等杂质,是制瓦的优质原料。虽经百年的不断采用,资源依旧不竭。

该厂的红瓦制作精良,烧成好,声誉高。从1954年到1955年,曾运销北京、上海等城市。1970年,荣获“省优”产品称号。1980年,被国家建材部授予“质量优胜单位”称号。同年,在国家组织的黏土红瓦质量评比中荣获第三名。1983年,国家建材部检查组对其产红瓦进行抽样检查。原窑合格率达99%,级垛一级率为99.88%,平均得分99.5。

1960年,原胶南县玻璃厂并入砖瓦厂后,设立玻璃车间,主要生产海水养殖用的玻璃球,1969年停产。1970年,研制成功CDK8型光学玻璃。1972年,投资31.6万元,建设年产10万标准箱平板玻璃的车间,1975年建成投产。当年生产4000标准箱。1979年增加生产压花玻璃,年产最高达12.13万标准箱。1981年,玻璃车间独立为“胶南县玻璃厂”(国营企业)。1984年,采用黑龙江省鸡西市最新科研成果,试产树脂人工合成大理石,新上年产8000平方米的水磨人造大理石车间。同年底,引进意大利布莱顿公司人造大理石生产线。1986年引进部分设备,1987年试产,1988年正式建成投产。

二十世纪70年代初,全国开展“农业学大寨”活动,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,水泥供不应求。1970年,建材厂投资26.7万元,建设水泥车间一座,年产水泥万吨。1974年,年产水泥达2.8万吨。1975年水泥车间分出,成立“胶南县水泥厂”(国营企业),其在小水泥生产及粉尘治理等方面的技术居全国之首。1980年,联合国水泥研究机构10多个国家的专家前来考察。这时,年产量达到17.6万吨,有职工800多人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,两座设备陈旧、工艺落后的海西旧窑成为具有现代化设备、先进科学技术的建材、玻璃、水泥三大建材企业,成为青岛西海岸重要的建材工业基地。1960年到1991年,建材、玻璃、水泥三厂年平均使用大殷村土地30亩左右。按照用土用地合同只买地里的土,地权仍归村集体,1983年后,厂子返还大殷村土地200亩,返还大村300亩,返还法家园村60亩。

在嬗变中寻求辉煌

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,原“胶南县玻璃厂”瓶子炉车间于1989年与韩国最大制药厂——东亚制药株式会社和青岛振华玻璃厂共同出资,创立中外合资企业“青岛振亚玻璃制品有限公司”。注册资本金2044万元人民币,中外方各占50%,有职工214人。主要生产使用于医药、饮料和保健品包装用的棕色瓶,规格20—250毫升,年产玻璃瓶2亿只,主要出口韩国和东南亚市场,部分提供给国内广州、北京、沈阳、青岛等制药企业。拥有一座日产量达75吨的窑炉,3条生产线,9台从日本进口的制瓶机,日产玻璃瓶50万只,在国内小型玻璃瓶生产厂家中处领先地位。1995年,被山东省统计局和经济评价中心评选为山东省“三资企业”500强之一。2005年12月被韩国客商整体收购,成为独资企业“青岛华邦玻璃工业有限公司”,主要生产玻璃杯等器皿。

1993年,山东省胶南市建筑材料厂与台湾玻璃中国控股公司合资,设立“台玻集团青岛浮法玻璃有限公司”,总投资8300万美元,注册资本金4000万美元,为青岛市重大工程项目之一。1995年正式投产。公司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英国皮尔金顿浮法玻璃生产工艺,生产高档浮法玻璃及其深加工产品,年产量达13万吨,产品经销全国及世界各地。该公司所产的银镜,由硅砂生产而成,为全国最大的银镜生产厂,并推出超级防水环保银镜产品。1998年,公司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,公司职工960多人。

1993年5月,“青岛振华玻璃厂”改为“青岛压花玻璃有限公司”,为台玻集团所属企业。1994年、1996年、2000年、2002年和2006年,先后建成6条压花玻璃生产线,总投资2000多万美元,年产量达20万吨。公司引进美国、日本、法国、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技术、设备和耐火材料,生产全部采用微机控制,自动化操作,是国内首家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的玻璃厂。产品曾荣获“中华建筑材料与装饰精品组委会金奖”“山东省建筑材料名牌产品”等称号,70%内销,30%外销,市场占有率极高,有员工600多人。

原胶南县水泥厂由于管理不善,于1988年承包给徐波经营;1996年到1999上半年给薛永常经营,改称“青岛华丰水泥厂”,1999年底承包给魏青州管理,改称“力王水泥厂”。2004年,该厂由青岛压花玻璃有限公司接管。

忆往昔,岁月峥嵘;看今朝,再上征程。历经百年发展历程的大窑,顺应日新月异的改革发展趋势,如今已融进青岛西海岸新区新时代建设的大潮,昔年的过往只能是人们的记忆了。

本文出自 栋力天空,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。

本文永久链接: http://www.dongsky.cn/show_1658.html

1条评论

  1. 王蕾 2021/3/3 17:08:39

    您好,我是在大窑工作,看到您这篇文章非常佩服,想跟您交流交流,如果方便请您联系我的办公电话83162101,王蕾。

    博主回复:文章非原创,摘自西海岸报。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*请输入本文永久链接 show_1658.html 的数字部分

Ɣ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