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盐城话信阳

作者: 周衍默 分类: 在西海岸 发布时间: 2018/10/12 21:28:48 ė1539 浏览数 60条评论

在辽阔的黄海岸边,曾有一座因盐而兴的古镇——信阳镇。站在烟波浩渺、海天一色的海边,耳听西施女塑像、残缺的炮楼无声的诉说,一幅幅历史人文山水画卷徐徐展开。

《山东通志·疆城志·古迹》载:“信阳镇在县(诸城)东南一百五十里,宋旧镇。”

早在春秋时期,信阳就有人取土煮盐,汉代实行盐铁官营时,琅琊郡设盐官,信阳设立制盐之所。唐时,青州设置盐院,在信阳一带便设置盐场。《元和志》载:“(诸城)县东南一百三十里,滨海有卤泽九所。煮盐。今古多收其利。”《天平寰宇记》卷二十四中也有过印证:“(诸城)县东南百三十里滨海有卤泽九所,皆海潮侵荡,久成咸土,以土煮盐,岁收其利。”历史文化学教授吉成名在《论宋代池盐产地》一文中认为:这些卤泽就是盐池,是由海潮侵荡所形成的,其今所在的位置为西海岸新区泊里镇。北宋时,信阳场年产盐3200余石,大批制盐人的生活起居,以及运输、商贸等附属行业的兴起,让这里成为繁华之地。之后,历宋、元、明、清,信阳均为鲁东南最大盐场。金以前,信阳为山东南部盐场,称信阳场。金朝统治时期,偏安江南的南宋不断从海上北上袭扰。为加强防御,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(1180年),于胶西、诸城各设置三镇,“皆可为守备之事”。信阳既是盐场,又是诸城沿海三镇之一,驻有镇督监一员,综理军政事务。元代此地仍为盐场,属胶莱、莒密司盐使八场之一,还设立了信阳场巡检司,以防倭寇。驻有盐课大使及巡检各一。明代仍设信阳镇巡检司(曾驻今泊里镇驻地),盐课大使增为正副各一人。

清初,信阳仍设场盐课大使及巡检司。巡检司除负责海防墩台守 外,还兼管征收部分“额外杂税”。清乾隆《诸城县志》载:“信阳场,系在县南百二十里大庄村,南去海一里,明洪武初设巡使,管宋家、崔家二海口,又设盐司,清置盐大使,道光时并入日照涛雒场……雍正八年又定该员(盐课大使)催征盐课钱粮之例与州县地丁同”。《诸城县志·武备考》中将当年信阳的军事布局也介绍得很全面:“贾铁马墩黄石澜墩南宋墩属信阳场巡检司……每墩守 弓兵6人”。不难看出,当初这个集政、军于一身的制盐业基地,它的繁华与昌盛的景象已非同一般。

解放后,经过初级盐业社、高级盐业社和创办盐场,盐业工人的激情再一次释放出来,他们战天灾、开新田,用冲天的干劲建设着自己的家园。上世纪六十年代,信阳盐场经过大规模扩建后,盐田达到33000亩,年产原盐8000吨。纵横排列的盐田如同置于海滩上的一幅巨大棋盘,盘内盐山堆积、卤水粼粼,运盐车往来穿梭,输送带巨臂高擎,雪白的原盐似瀑布奔流而下……

如今,这座历经千年的古镇已成为董家口港区的一部分,但在人们的心中,她厚重的历史,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物产,将永远留存在记忆中。

(摘自2018年7月18日新黄岛报)

本文出自 栋力天空,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。

本文永久链接: http://www.dongsky.cn/show_1612.html

0条评论

    发表评论

   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    *请输入本文永久链接 show_1612.html 的数字部分

Ɣ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