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乡春节民俗之四:除夕

作者: Admin 分类: 文字天空 发布时间: 2012/1/23 21:59:53 ė2314 浏览数 60条评论
捞晨饭

在乡下老家,狭义上的过年,指的就是过除夕。因此,除夕这天格外忙活。

大清早起来,趁着太阳还没有升起,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“捞晨饭”。“晨”与“陈”谐音,“捞晨饭”亦即“捞陈饭”,此处的“陈”字取“陈旧、陈积”之意。《荀子·富国》篇里有“年谷复熟而陈积有余”之句,其意一也。

具体做法是,先从粮仓里挖一瓢小米放到锅里用温水焯一遍,然后捞出来盛到碗里,一直堆成塔尖状,再在小米上面点缀几颗红枣。“捞晨(陈)饭”寓意家里有余粮,是人们对富足生活的一种表达方式。


在随后的几天里,这碗被“捞”出的“晨(陈)饭”会一直被当作供品摆在桌上。但由于被水浸过的米盛在碗里过几天会坏掉,所以这些年人们把“捞晨饭”的内容进行了简化,多数人家都是直接盛一碗小米摆到桌上就完事,把“捞”的过程也给省略了。

在乡下,过年期间的每一项重要活动几乎都离不开鸣放鞭炮,“捞晨(陈)饭”自然也概莫能外。于是每年除夕的早晨,村里都会响起此起彼伏的鞭炮声,这时候想睡个懒觉也不可能了……

贴春联 挂门钱

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”从王安石的这首诗中可知,至少在唐宋时期,人们就有了过年时在门上贴挂桃符的习俗。古人迷信,贴挂桃符只是为了避邪消灾,而今天的春联正是从桃符演变而来的。所不同的是,那时人们挂桃符是在新年当天,而现在是在除夕。

除夕这天上午,把院子内外再作最后一番清扫之后,就要准备贴春联。乡下贴春联都是自己熬浆糊,先把一捧小麦面粉放进冷水里搅匀,然后就开始上锅熬,等水开之后,锅里的糊糊便有了粘度,这时就可以用来贴春联了。

贴春联是男人的事情,一般由家里的大人领着男孩子们来完成。顺序是先从大门贴起,然后再贴堂屋门和偏房门。乡下农家的厕所大都在院子的一角,有一间房子大小,同时还兼做猪圈,虽然也有个像样的门口,但是那里不贴对联,只在门上贴一个写着“六畜兴旺”的竖条红幅。其实现在农村里已经很少有在家里养牲畜的了,但对“六畜兴旺”的祈愿却一直没变。

除了贴春联,还要在家里贴“福”字。大一点的“福”字一般贴在房屋外墙的空白处,小一点的就贴在粮囤、水井、水缸、咸菜瓮等地方。家里有车的,也要贴上个小一点的“福”字以图吉利。记得我小时候,有的农家过年时贴的是“春”字,以示迎接春天的到来,可现在几乎清一色都在贴“福”字。


另外,各家各户还会在大门口外贴一个写有“出门见喜”的竖条红幅,这个竖条幅要正对着自家大门口,所以通常都是贴在前一户人家的后墙上。

贴春联是没有日子可以挑选的,只能在除夕上午进行。有时除夕当天太冷,就要等到临近中午气温上升了再贴,否则熬好的浆糊会因为结冰而失去粘性。当然也有心急的人家会趁着浆糊还没凉下来,赶紧就把春联贴上了……


“贴春联,挂门钱,欢欢喜喜过大年。”在贴春联的同时,多数人家还要挂门钱。

门钱也叫“过门钱”,是用镂空方法在一些彩纸上裁出的长方形图案。门钱长不盈尺,宽不足拃,上面有“福”字、“万”字、方孔钱币等图案,花花绿绿的非常好看。门钱都是从年集上买,很少有自家制作的。

说是挂门钱,其实也是贴上去的,而且主要是贴在门楣上。由于现在有些农户的院门上并没有门楣,所以挂门钱这种习俗也就不如贴春联那样普遍了。

门钱不可随意乱贴,其中也有一定的规矩。通常是黄色的门钱贴在门楣正中间,红、绿两色居左,粉、蓝两色居右。因为传统上认为黄色最为显贵,所以它必须居中,只有这样贴,才象征着门丁兴旺,富贵安康。

五彩的门钱贴好之后,会随着冬日的寒风翩翩起舞,再加上崭新的春联分列大门两边,那种喜庆的过年气氛立马就显现出来了……

在我的家乡,贴春联和挂门钱只有一种禁忌,那就是当年办过丧事的人家,过年时这两样东西都不能贴。当你拜年时冷不丁看到谁家门上少了这两样东西,那就说明,在过去的一年中,这户人家一定有人过世了。

本文出自 栋力天空,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。

本文永久链接: http://www.dongsky.cn/show_1421.html

0

0条评论

    发表评论

   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    *请输入本文永久链接 show_1421.html 的数字部分

Ɣ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