摄像技巧 如何用DV拍好山水风景

作者: Admin 分类: 技术杂谈 发布时间: 2009/7/20 9:06:16 ė3334 浏览数 60条评论

过去我们出游的时候喜欢带相机,回家时冲出一堆照片,有机会便向朋友显示这些“到此一游”。而现在,也许你该带上一部DV作旅伴,因为它能记下活动的风景、真实的声音和每一步足迹。

这不,今年春天,我背着包在四川徒步旅行,身边的旅伴便由相机换成了DV,我的DV是索尼 DCR-TRV10E,性能还是满不错的,身材小巧,价格也还算公道。现在我就和各位一起分享旅途中如何用DV拍摄山水风景的经验吧。

准备工作

在出门之前,就像我们要准备衣物,打点行李一样,DV也需要做一些准备。

首先是防水。DV虽然越来越便宜,可仍然算是一个娇贵的玩意,尤其是里面的电子元件怕水,而出门一路又免不了风吹雨淋,如果划船时,不慎落水,那些摄影包是不起什么作用的,所以我额外给DV、电池、磁带准备一个防水袋。这种防水袋在一些户外用品商店都能买到,当袋口扎紧的时候,水是绝对进不去的。

其次是准备充足的电池和磁带,尤其是电池。因为一般厂家为节约成本,标准配置的电池一般是薄电或中电,充满电也就用一个小时左右,我用的机器也就能够支持30~40分钟。我们到了野外,想充电可是绝对找不到插座的!所以再额外购买一块大容量的电池势在必行,以我的经验来说,准备一块够用三个小时以上的电池为宜。

镜头最好配一个UV镜,它起滤紫外光和去灰尘的作用;再有就是镜头遮光罩,平时在拍摄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直接对着太阳拍摄,避免损坏CCD;镜头的清洁纸、清洁刷也不要忘记带哦。

有条件的话,可以考虑多带几个镜头:一个广角镜头,因为出去旅游,拍摄对象多为山水,这样可以扩大取景范围;一个增距镜,可以让你拍到很小的细节。

如果DV配有摄影灯,也要准备相应型号的电池,所有的电池要充好电。

最后是三角架,可是我在选三脚架的时候却犹豫起来。轻便的三角架好携带,但是稳定性不够;重的三角架能更好地防风防抖动,带着到处跑却是个不轻的力气活。因此,是徒步,还是驾车,体力好,还是体力差,还是根据个人的情况进行准备吧。我这一次是背包徒步,所以最后带了一个比较轻的三角架。

是不是很复杂?可是千万不要嫌麻烦,因为路上的情况千变万化,还是准备充分为好!好啦,准备工作完成,开始上路喽。

现在DV的功能越来越强大,于是很多硬件发烧友非最高档的机器不买。但是很多人对DV的了解除了那个红色的录像按钮之外就所知寥寥了,这就像买了P4电脑却只用来打字,那么多功能被浪费着不用,如此行径在我这种辛苦攒钱玩DV的人看来简直是一种犯罪。其实,掌握一些实用的摄影技巧,远比你购买高档机器更能获得良好的拍摄效果。当然,你可以像上面所说的那样:打开机器,按下红色录像按钮;但是如果想让DV拍摄变得更加有趣,下面我的一些经验你不妨试试看。

不得不说的白平衡

在传统相机中,并没有白平衡这个概念,因此很多人对此很是迷糊。但在摄影领域里,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,影像的质量与它关系很大。先用数码相机做个比喻:为什么数码相机拍摄时会比传统相机慢一拍?因为每一次拍照,相机都必须确定白光(即包含各种色光的全色光)情况并以此作为别的色彩还原的基准,而传统相机则将这些细节交由胶卷去处理。DV在这一点上和数码相机的原理是一样的。

一般来说,用户需要给相机指出白平衡的基准点,即在画面中哪一个“白色”物体作为白点。但问题是什么是“白色”,譬如不同的白纸会有不同的白色,有些白纸可能稍微偏黄些,有些白纸可能稍稍偏白,而且光线会影响我们对“白色”的色彩感。在平时最常用的自动拍摄模式,DV实际上进行了自动的白平衡。这种设置为机器的默认设置,它由机器自动寻找当前环境条件下画面中的白平衡基准点,以此来达到白平衡调节。一般情况下,自动白平衡的准确度还是比较高的,但在室外和明亮光线下拍摄时,它的效果就有些差强人意了,而在多云天气下,许多自动白平衡系统的效果极差,可能会导致偏蓝。我们出门旅游的时候,室外环境的变化多种多样,因此要学会调节白平衡。

一般DV机器会预设有日光(室外)和灯光(室内)模式,比较高档的机器还会有手动模式。不同的设置在同景下色彩感觉是不一样的。

爱恨交加谈变焦

DV和照相机都具有变焦镜头。照相机的变焦是作为画面取景大小的工具,而DV相对于照相机最大不同点和优势就是,可以在拍摄的同时做变焦的动作。这样我们既可以拍摄远处的山,又可以拍摄近处的树,而当我们的镜头从山变到树的时候,就能够感觉到运动了,这种镜头的运动正是代替了人的运动,拍好了还真能有电影的感觉呢。

但是,手拿DV漫无目标地像一只无头苍蝇,镜头到处乱飞、滥用变焦镜头、画面忽近忽远重复拍摄也是很多新虫子爱犯的毛病。等你拍摄回来放给朋友看的时候,可不要怪人家看完了头晕哦。

另外,变焦是一种比较费电的功能,如果你带的电池不够多,那还是少用为妙。

使用变焦的同时要注意对焦的问题。即镜头的焦点在哪里,焦点就是你要表现的中心。如果在全自动的情况下,机器大都是采用自动对焦,但是在特殊情况下,比如拍摄马路对面的人,如果一辆车从镜头前面驶过,往往会让画面焦距时而清楚时而模糊,因为自动对焦的情形下DV依据前方物体反射回来的讯号判断距离然后调整焦距。这时只要将自动对焦变成到手动,将焦距锁定在固定位置,焦距就不会跑来跑去了。

某日我正在拍摄大街两边盛开的鲜花,此时焦点定在花上面。可是构图都没调整好的时候,突然一个女孩走过来,停在镜头前打电话,这时候DV就“糊涂”了,它不知道我到底要拍花还是女孩,于是焦点在花与女孩之间不断调整(一会花清晰,一会女孩清晰),所以我只好将镜头再一次手动对焦到花的上面,然后锁定焦距(将变焦的按钮由自动AUTO推到手动MANUAL),这样无论谁在镜头前面摇晃,花都会一直保持清晰了。

我的主题,我的曝光

这次去四川的旅行,特意到川西藏区看一个赛马会,这是那里的藏人庆祝丰收的一个节日。虽然我拍摄技术不算专业,但是当地风景绝美,再加上这台DV具有的一些特殊功能,使得拍摄的片子还算有些味道,叫上一些朋友聚众观看的时候遭到大家表扬,心里美滋滋的。其中的功劳,一部分要归于巧妙运用曝光模式。

在DV机上,EXPOSURE即是曝光值的调节按钮。对新手来说,可能还无法娴熟地运用曝光来控制画面的亮度,这时候使用DV本身提供的程序AE功能(先进程序自动曝光)也是个不错的选择。因为程序AE功能内设有适合拍摄各种画面的最佳模式,对初学者来说,这些模式已经能满足大部分条件下的拍摄需求。

人像模式,画面前景清晰,背景弱化,16∶9宽幅取景,更有大片的感觉。

这里,我使用了人像模式进行拍摄。此模式使背景变得模糊,突出被拍摄的对象,给人一种柔和的拍摄效果,适合拍摄人物、动物、花草时使用。

程序AE功能所包含的拍摄模式因机种型号而异。下面以我这部索尼 DCR-TRV10E为例,除了上面使用的人像模式外,它还有下面几种模式。

射灯模式

此模式在拍摄强光照射下的对象(如舞台上或婚礼上等)时,防止拍摄对象局部曝光过度(如人物的脸部显得过白)的现象。

运动模式

此模式可用于拍摄移动速度快的动作画面,如飞鸟或动物奔跑跳跃等动作,减少被拍摄物的抖动。

海滩及滑雪模式

盛夏沙滩滑水或冬日滑雪时因光线较强,拍摄的人物会出现反光现象,此模式就可以防止人物显得过暗的情况出现。

日落及月夜模式

此模式用于拍摄夕阳、烟花、霓虹灯或一般夜景时保持气氛情调。

风景模式

聚焦在无限远,确保被摄的风景、目标全部清晰。此模式适合拍摄山脉等远方的景物、也可用于在拍摄玻璃或网板后面的景物时,防止摄像机对窗户的玻璃或金属网板聚焦。

柔光拍摄模式

在光线不足的环境,也可明亮地拍摄物体,具有慢快门的特点,就好像我们在MV里面经常看到的“拉线”效果。

其实,这些环境模式正是我们旅游的时候在野外最常遇到的,如果还没有完全掌握曝光技巧,不妨用这些功能应付一时之需,肯定能够拍摄到比全自动模式更好的效果。

说不完的构图

也许你喜欢《卧虎藏龙》的飘逸,也许你喜欢《英雄》的浓烈——不论什么风格,好的摄像几乎可以将任何一幅画面拿出来当作照片欣赏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如果DV可以看做是电影的民间运动,那么好的DV片子摄影同样也是要仔细讲究的,至少在拍摄的时候要认真仔细,就好像在拍摄连续的照片。

在摄像的诸多要素中,我们最要注意的就是画面构图。构图,简单来说就是把拍摄对象摆在画面的什么地方。比如拍一个人或一只动物,镜头要始终保持追住它们,但是却也未必要让他们一直保持在画面中央——如果被拍摄的人向右侧走,那可以在拍摄的时候让他保持在画面左侧,这样给右面留出空间,就会让人感觉到一种运动的趋势,这样的画面也显得平衡。也许人物是不动的,但是他的姿势朝向右侧,甚至眼神向右看,这样仍然可以将他放在画面左边,这样在空间上会比较完整,就好像我们也顺着他的视线向右看一样。

比如,一辆开向大山的小车,会在画面上与山形成平衡。如果画面的主体是一个很大的物体,而太小物体无论怎么乱动也不会影响画面的均衡,比如,主体是大树,而远远飞过一只小鸟,只要大树自身保持画面平衡就行了。

当然,这里讲的是一般的标准构图方式,如果需要表现特别的主题,则画面构图方式就变成了塑造影片个性的好方法,有时候不均衡的画面反而会增强冲击力。很多人都听说过黄金分割,其实这也是一种让人感觉最舒服的美学分割——如果把人头的位置放在黄金分割点(0.618),则画面就比较符合审美标准了,记不住黄金分割确切数字?那就记住画面上从底下算大约三分之二的位置;如果拍摄人物特写,那就把眼睛放在这个地方吧。

如果要拍摄风景,那我们可以换上一路背来的广角镜头。构图的时候要注意最好画面中要有吸引人视线的点。

什么时候用全景,什么时候又用特写好呢?这个问题可比上面的构图问题更复杂,因为这可是DV的核心哦!

DV的精神 镜头语言

这部分最复杂,但是能言传的却最少,大部分只能意会。不过一些最基本的拍摄原理还是需要强调的。大家想直接拍出好片子,后期尽量少剪辑,就更要注重镜头切分。

视觉艺术能够使人更清楚或更深刻的看到某样东西,记住DV是取代人眼对周围世界进行观察的工具,你拍摄的顺序,关注的焦点,正是你内心的反应,拍得杂乱,说明你没有用心观察,或者没有把DV当成你的眼睛。人的眼睛可以主观过滤自己不需要的东西,出现“视而不见”、“熟视无睹”的情况。而DV不行,它会非常客观地记录看到的一切,这样会产生大量冗余信息,这样就需要用分镜头来过滤无用信息,比如,拍摄完前面的静物,想拍后面的东西,如果不注意,就会直接在拍摄的状态下突然转身,这样就造成这个镜头快速运动,很晕。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先停止,再转身,调整构图,再开始拍摄。

全景可以交待环境,特写擅长表现情绪;长镜头过多会让人觉得沉闷,镜头切换过于频繁又会显得凌乱。全景,中景,近景,特写要搭配使用,避免一种景别的使用时间过长。搭配好镜头之间的逻辑关系,会令你的作品更有格调,至于这其中的奥妙,不是一两句话能讲得清楚的。在拍摄时时刻牢记,你在讲述某种事物,用画面表现给人看,如果大多数人能明白,那就成功了。

其他功能也奇妙

画面特效

在DV的菜单选项中,往往有很多对画面的处理特技。我这部机器里面就有反转片、老照片、黑白、拉伸、曝光过度、马赛克等等。有了这些,能让画面的表现形式丰富很多。不过什么时候用什么就看个性了,这也是让你的片子与众不同的方法。

夜景拍摄功能(Night Shot)

备有红外线夜摄功能的DV机,在光线很弱甚至漆黑的环境下也能进行拍摄,这样我们便可以拍摄夜间出没的小动物,或者进洞探险。如果机器同时备有“慢快门”和“超级红外线夜摄功能”,拍摄效果则会更佳。影像虽然有点模糊,但相比只运用红外线夜摄功能拍摄更为明亮,而且拍得更远。不管采用哪种技术,效果都不会比在明亮的环境下拍摄的效果好,所以,若想在拍摄夜景时的影像变得更鲜明,还是使用夜间拍摄用的摄影灯比较好。

防抖动功能(Steady Shot)

现在的DV机越来越轻便,但是拿在手里没有分量,就比较容易抖。这种功能是为了减小手抖而造成影像模糊的现象,使拍摄出来的影像更稳定。尤其在一些颠簸的环境中,使用这种功能可以让画面好很多。

话筒的防风功能(Wind Cut)

四川有不少名山,对我这个爱爬山的人来说可真是福气。可是有几次,我把吃奶的力气都用上了,终于爬到山顶,然后拿出DV,对着镜头大喊大叫。可是回家把带子一放,却只能听见山顶的呼呼风声,把我郁闷坏了!后来才想起来,原来忘记把话筒的防风功能打开。现在的很多DV提供了话筒的防风功能,当我们在环境嘈杂,噪音比较大的地方拍摄的时候,按下防风按钮,将这个功能打开,可以让声音的质量提高很多呢。

上述的这些功能并不是每个DV都具有的,大家好好看看自己的机器说明,根据不同的环境,巧妙地运用这些拍摄技巧。经过勤学苦练,相信你也能拍摄出美轮美奂的山水风光。

本文出自 栋力天空,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。

本文永久链接: http://www.dongsky.cn/show_1223.html

0

0条评论

    发表评论

   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    *请输入本文永久链接 show_1223.html 的数字部分

Ɣ回顶部